所谓高效饲料就是根据鸡的品种和不同生长阶段配制出各种营养元素齐全的饲料,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的配方比例经工厂化生产的饲料产品。
高效饲料可以满足动物除水了外所有的营养需要,饲料的高效不仅体现在各种营养元素要齐全,而且每种成分要均衡,既不多也不少,符合鸡的各生长时期的不同需要,从而获得最高的养殖效率。
现在的养鸡场可以实现肉鸡快速增重,蛋鸡产蛋增加,高效饲料功不可没。


一、原料介绍
蛋鸡和肉鸡饲料的配制方案有所不同,但使用的原料却基本相同,主要有能量原料、蛋白质原料和各种添加剂原料。
二、能量原料
鸡的一切生理活动,包括运动、呼吸、循环、排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等都需要能量,可以说能量支配着鸡的整个生命。能量决定肉鸡的生长速度及后期增肥程度,对于蛋鸡来说,能量决定产蛋率。
饲料消化后会释放出能量,被鸡吸收利用。饲料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一般将每千克鸡饲料中所含能量的多少称为代谢能,代谢能的单位是兆焦/千克。它表示了鸡饲料中所含能量的比例,各种谷物类中都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玉米,其中所含的淀粉就是碳水化合物。
常用的能量原料有玉米、麸皮和次粉。玉米是广泛利用的最经济的能量饲料,淀粉含量高达70%。玉米在各种鸡饲料中的配比在30%—70%,适口性好,是喂鸡最理想的能量的饲料。
次粉是小麦加工成面料时的副产品,是较好的能量的原料,也是饲料的天然粘合剂,一般配比不超过30%。
麸皮是粗纤维含量较高的中低档能量原料,一定的粗纤维含量能增加饲料容积,使鸡产生饱腹感,还能促进胃肠儒动,确保肠道健康。

三、蛋白质原料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是鸡饲料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细胞构成的主要成分,如鸡体的肌肉、血液、骨骼、神经、内脏等各种组织器官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能用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等营养物质所代替,常用的蛋白质原料有大豆粕、棉籽粕、花生粕。如果饲料中蛋白质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大豆粕是大豆经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鸡饲料中大豆粕用量可达30%—40%。
棉籽粕是棉籽未经脱壳直接提油后的产物,蛋白质含量可达41%以上,在鸡饲料中适宜的比例为5%—10%。
花生粕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8%左右,鸡饲料中用量应在4%以下。
四、添加剂
多种添加剂指的是用来补充动物体内所需的少量或微量营养物质,一般包括矿物质、维生素和酶制剂,矿物质有钙、磷、钠、铁、硫、氯、铜、碘、锌、锰等元素,缺乏这些矿物质会引起很多疾病,阻碍生长。
天然饲料中含有这些元素,但成分不全,含量不一,因此要适当补充这些矿物质,例如食盐用来补充钠和氯、石粉和磷酸氢钙补充钙和磷。
维生素添加剂主要是人工合成的各种单项维生素和复合维生素,维生素对鸡生长、产蛋和维持体内正常物质代谢起到重量的作用。
鸡对维生素需要量甚微,但必须从饲料中摄取,维生素缺乏时会造成物质代谢紊乱,影响鸡的生长、产蛋或受精率、孵化率不高等。
酶制剂能加速营养物质在鸡消化道中的降解,从而促进了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对于肉鸡还有一种原料必不可少,那就是油,现在大多使用植物油脂,试验研究证实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后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肉鸡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五、肉鸡饲料配比
肉鸡是专门为人类提供鸡肉而繁殖的,肉鸡品种很多,现在规模化养殖的肉鸡大多是从美国引进的白羽肉鸡,是地地道道的洋鸡,这种鸡生产性能好,主要体现在生长周期短,增重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死亡率低,只要42天左右即可出栏。
从育雏到出栏是肉鸡养殖效率最好的阶段,出栏时鸡群没有达到性成熟,因此还属于仔鸡。
有了好的肉鸡品种,更关键的是饲料的配制与使用,肉鸡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所需的营养比例有所不同,这是由鸡的生理特性决定的。
一般将肉仔鸡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
育雏前期、育雏后期、仔鸡中期、仔鸡后期。
1、育雏前期是指刚孵出时到18日龄的小鸡,这一时期是雏鸡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日粮中需要较高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有利于促进雏鸡食欲,使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良好。由于鸡龄小,消化道中的消化酶种类少、含量低,对于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因此给雏鸡配制饲料时,要选择玉米、豆粕等优质能量和蛋白原料,少用棉籽粕等不易消化、吸收利用的原料。
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21%,饲料代谢能要达到12.65兆焦/千克,根据这个标准来选择饲料原料。
首先确定每种原料的营养成分,然后通过计算机来设计各种原料的配比,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55.3%、豆粕38%、磷酸氢钙1.4%、石粉1%、食盐0.3%、植物油3%、复合添加剂1%。

因为雏鸡消化道容积小,消化系统发育差导致消化能力差,进食量有限,因此投喂食料时要少加勤添,让雏鸡可以自由采食,又可以防止未食用完的食料变质。变质食料会使雏鸡生长发育受阻或导致死亡。
2、育雏后期是指19日—29日龄的小鸡,是肉鸡骨骼和肌肉生长最为关键的时期,需要较高的蛋白质水平,同时也需要较高的能量水平。
育雏后期小鸡的消化吸收能力逐渐提高,可以适当增加能量饲料,投喂较粗的蛋白饲料,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9%,代谢能要达到13.20兆焦/千克。
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57.2%、豆粕32%、棉籽粕4%、磷酸氢钙1.5%、石粉1%、食盐0.3%、植物油3%、复合添加剂1%。

3、肉用仔鸡中期是指30—37日龄的仔鸡,这一时期是肉鸡内脏器官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鸡的采食量不断增加,适应能力显著提高,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转换能力很强,日增重不断上升。
为了使肉鸡的骨骼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得到良好发育,同时增加脂肪含量,需要较高的能量水平,应饲喂比育雏期蛋白质含量较低,但能量较高的饲料,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
这期间粗蛋白需要量要达到18%、代谢能要达到13.40兆焦/千克。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60.2%、豆粕33%、磷酸氢钙1.4%、石粉1.1%、食盐0.3%、植物油3%、复合添加剂1%。

4、肉用仔鸡后期是指38日龄-—出栏的仔鸡,这一时期是鸡体快速增重的后期,是脂肪沉积的最佳时期,沉淀脂肪能力强,所以对能量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后期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逐渐降低。
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7%、代谢能要达到13.50兆焦/千克,可见后期饲料的代谢能要高于中期,粗蛋白质含量要低于中期,6周龄以后肉鸡的增重高峰期就过去了,肉料比逐渐下降。
为了提高养殖效率,这种白羽肉鸡在饲养42天左右就可以出栏了,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68.2%、麸皮3%、豆粕22%、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植物油3%、复合添加剂1%。


肉鸡生长速度快,高效的全价饲料直到了重要作用,安全的饲料是鸡肉产量的保证,在我国绝对禁止饲料中添加激素类药品,这样生产的鸡肉品质优良,无激素、无药残。
六、蛋鸡饲料配比
养殖蛋鸡是为了快下蛋、多下蛋,蛋鸡饲养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6周龄为育雏期,7—18周龄为育成期,19周龄以后为产蛋期。
产蛋期又可细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产蛋后期。不同饲养阶段的蛋鸡其营养需求有较大的区别,因此需要合理的制定各阶段饲料配比,充分发挥产蛋鸡的生产性能,获得数量多、品质好、成本低的商品蛋。

1、育雏期是蛋鸡组织快速生长阶段,羽毛增长快,代谢旺盛,但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抵抗力弱,抗病能力差,消化系统发育也健全,胃的容积小,研磨饲料能力低,所以针对以上的生理特点,要饲喂雏鸡高蛋白质、高能量、低纤维含量,易消化的饲料,还需要补充足够的矿物质和各种添加剂。促进雏鸡对食物的消化,以满足肌肉骨骼的快速生长,设计配方时可选用玉米、豆粕等优质原料。
这期间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8%、代谢能要达到11.924兆焦/千克。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62%、麸皮3.2%、豆粕30%、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复合添加剂2%。

2、育成期的蛋鸡生长发育旺盛,羽毛已经丰满,体重增长速度比较稳定,消化器官及其它器官日趋健全,消化能力较强,也具有较强的体温调节能力和生活能力,骨骼的生长速度超过肌肉的生长速度,这时应控制好体重、骨骼的协调增长,即不能太瘦也不能太肥。
从雏鸡料转为育成鸡料,主要是降低蛋白质水平,防止性腺生长快,使其早熟而导致过早开产,影响产蛋期的产蛋量,但蛋白质水平也不易过低,会影响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造成鸡的体形小。
这阶段还应喂含钙量少的饲料,这样可使鸡体内储存钙的能力提高。当到产蛋期时,在喂高钙的产蛋饲料,让其继续保持这种保留钙的能力,加快补钙的储备,以保证高的产蛋率。
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6%、代谢能力要达到11.715兆焦/千克。参考配方有:玉米61.4%、麸皮14%、豆粕21%、磷酸氢钙1.2%、石粉1.1%、食盐0.3%、复合添加剂1%。


3、产蛋期的时期又按产蛋率的高低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这一时期的饲养好坏将对于产蛋整个时期的产蛋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
产蛋前期是指蛋鸡开产到40周龄或者产蛋率由5%达到70%,这一时期是蛋鸡刚开始产蛋阶段,产蛋率还不稳定,在这一阶段蛋鸡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产蛋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逐渐增强,采食量也持续增加,因此这一时期蛋鸡需进食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素,才能满足生理需要。
此外,蛋壳的形成需要大量的钙,对于钙的需要量也有所增加,确保营养成分供应充足,力求延长产蛋高峰期,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这一时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6%、代谢能要达到11.506兆焦/千克,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58.4%、麸皮3%、豆粕28%、磷酸氢钙1.3%、石粉8%、食盐0.3%、复合添加剂1%。
产蛋中期是指40—60周龄,或产蛋由80%—90%的高峰期,这一时期蛋鸡体重几乎没有增加,蛋重略有增加,这是产蛋正常的体重发育规律,20周龄之前体重增长较多,24—40周龄平均日增重24克,之后保持相对平衡,并少有增加,若产蛋高峰期体重减轻意味着育成期时体内储备的能量过多被动用,如从饲料中得不到及时补充即予示着产蛋率的下降和产收高峰期的提前结束,因此必须保证母鸡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满足产蛋高峰期的营养需要。
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是饲养蛋鸡关键阶段,对于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有所下降,但由于蛋重的增加,饲料中的粗蛋白质水平不可降的太快,同时钙的水平要略有提高,以保证鸡蛋的质量。
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要达到15%、代谢能要达到11.506兆焦/千克。参考配方,玉米57.9%、麸皮4%、次粉1.5%、豆粕21.5%、花生粕2%、棉籽粕2%、磷酸氢钙1.3%、石粉8%、食盐0.3%、复合添加剂1.5%。

产蛋后期是指60周龄以后或产蛋率降至70%以下,这一时期是产蛋率下降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产蛋高峰期的过去,产蛋率持续下降,蛋壳品质差,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能力也不断降低,因此饲料应适当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各种添加剂的用量,还应适当增加饲料中钙磷成分,同进随着产蛋量的下降,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也相应减少。但在降低粗蛋白质水平的同时不可提高能量水平,以免使鸡变肥而影响生产性能。
这期间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14%、代谢能要达到11.506兆焦/千克,这期间的参考配方有:玉米57.4%、麸皮4%、次粉3%、豆粕21%、棉籽粕3%、磷酸氢钙1.3%、石粉8%、食盐0.3%、复合添加剂2%。

冬季蛋鸡逐渐停产进入休产期,是蛋鸡肌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大大减少的季节,只需要少部分营养物质供给本身的消耗,没有必要在继续供给产蛋高峰期的高质量的饲料了。
徐老师:13752851655
www.tm655.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