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肚菌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近些年来羊肚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出口食用菌,远销欧美,市场前景广阔。
羊肚菌又叫羊蘑、羊肚菜,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与羊肚相似,所以被称为羊肚菌。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羊肚菌有2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梯棱羊肚菌、尖 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黑脉羊肚菌等,每一种羊肚菌都可以食用,是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野生羊肚菌在我国的分布很广,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除了气温过高,气候干燥的地区以外,其它地区都能生长。
羊肚菌的生长与气候和环境有关,温度和湿度是羊肚菌生长的两个重要条件。由于羊肚菌属于低温高湿型真菌,所以在我国低温潮湿的西南地区最适宜羊肚菌的生长,具体来说四川省和云南省是野生羊肚菌的 高产地区,每年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50%。
羊肚菌子实体通常在春天萌发,由于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样,萌发的时间也存在差异,萌发时间一盘在三到六月,一般气温较高的地区萌发的早,气温低的地区萌发 的相对晚一些,部分高寒地区者会延迟到七月。子实体出土后7—10就能发育成熟,这时就可进行采收。
由于羊肚菌营养丰富,市面价格较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所以人工栽培羊肚菌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求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为避免羊肚菌受涝害而造成损失,要采用畦作的方式进行栽培。先用松土机把耕地进行翻松,翻松深度 在20厘米以上,翻松后画线确定畦面宽度和畦沟宽度,然后用挖沟机挖畦沟。一般畦面宽100厘米,畦沟宽30厘米,把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畦沟作为排水沟 可起到防涝的作用。一个畦面挖两道种植沟,种植沟与种植沟之间的距离是50厘米,沟深6—10厘米,沟宽20厘米左右。
挖好沟下一步就是往种植沟内铺培养料,培养料要求铺的均匀,铺好的培养料厚度为2—3厘米。培养料是羊肚菌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培养料制作方法是用杨树、 栎树、果树等树的木屑用水浇湿后在进行高温灭菌制作而成,其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氮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有助于羊肚菌菌丝、菌核以及子实体的生长。

|